再冷的冬天,也有冰雪消融的时候。
    眼瞅著村子里面的桃树开始发芽,万物就要復甦之际。
    赵威把几户人家给召集了起来。
    这些人是那些个大队长的家属。
    赵威当初网开一面,没有让他们去劳改,他们则答应要给赵威做一件事来补偿。
    眼下春天已经来了,自然是要在生產任务下达之前,就把这些人力利用起来。
    任务只有一个,將这房前屋后的野草地给锄一遍。
    也没敢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粮食,但是用这些沟岔贫瘠之地,种植可食用的蔬菜是允许的。
    而且,养殖一些牲口也是可以的。
    因为现在是大饥荒年月,按照现在的地方政策,社员在条件许可的地方,可以饲养一两头大牲畜,但超出的牲畜会拆价归队。
    赵威准备养两头羊,反正山上的野草很多,別的就不打算养了。
    主要是每天早上能喝到新鲜的羊奶,对身体比较好。
    至於別的家禽,他打算养几只鸡鸭鹅,用来吃蛋。
    这些东西,准备放养在这个后山中,在规定的少量范围內,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    但只要这三年饥荒过去,这些牲口都是不能再养的。
    眼下先养著,能过一天是一天,就算没有,他也能在这山中索取到,一点也不慌。
    这些人来干活,倒也勤快,没有人磨洋工的。
    毕竟,现在的赵威,早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酒蒙子,人都能开小汽车了,来往的都是大领导,哪里还是他们这种屁民敢招惹的。
    一大片的山坡地,全部锄上一遍,能確保天气热起来的时候,不会有蛇鼠虫蚁爬到家中来。
    住在山脚下,这种事情是最害怕的,隨时都要进行防护,半点不能马虎。
    这些日子,村子里面的扫盲班也开始上课了,云秀閒著无事,就和二癩子一起去上学了。
    其余四个徒弟本来兴致缺缺的,但是在他们二人的带领之下,也慢慢地静下心来,加入到这股学习浪潮中来。
    用赵威的话来说,现在是免费学习,那些正经学堂里的还要付费学习,他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,能多学一些也是好事。
    不然的话,等到了以后紧张时期,学校很有可能会停课,他们想学习,钱都末必能学到。
    对於二癩子他们五个想要跟著周队长士这件事情,赵威还是挺赞同的。
    不管是在什么年代,这都是铁饭碗。
    他们的能力,如果能在一开始就能进去,以后也算是惠及子孙,有的是福气。
    至於赵威,他本人也有自己的烦恼。
    此时,在他的面前,正俏生生地站著一个姑娘。
    谁也没有想到,刘小玉竟然会来到他们村,做了一个支边知青。
    和她一起来的,只有五个人。
    眼下这个年月,还不是知青大规模出现的时候,他们算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人。
    刘小玉作为县长的千金,要起一个表率作用,所以,就做了第一波下乡来的人。
    村子里面可没有那么多房子,能塞得下五个人,一般而言,都是看谁家的房子有富余的,就將其收拾出来,让对方暂时住下。
    当然,如果有亲朋好友的也能投靠。
    这不,刘小玉认识赵威,也知道他们家中新房宽敞,自然是快人一步的跑了过来。
    “赵威同志,哈哈……没有想到吧,以后我就是你们榆树囤的人啦,还请你多多关照!”
    她很是大方的上前,和赵威强行握了一个手,然后道:“真是没有想到啊,竟然会在这种地方和你们一起生活。”
    “嘖嘖……我能自己选房间不?放心吧,我会爱乾净的,不会弄脏你们的房子。”
    “就这间吧!採光不错,我喜欢!”
    她指著西厢房,把行李隨手一放,转头又打量起屋里的陈设:“这床得收拾收拾,还有这窗户,纸糊的啥啊,都破了……”
    正在院里忙活的云秀听到动静,探出头来,看到屋里这个陌生又咋咋呼呼的姑娘,眉头微微皱起。
    二癩子几个徒弟闻讯,也围了过来,好奇地打量著这个突然出现的女知青。
    上一次来,也没有仔细的看过,此时一看,那可真是让他们高攀不上的城里姑娘啊,如同那高掛天上的明月,只敢远远的观看。
    “这是……咋来的?非待不可吗?”云秀轻声问道,心里有些不太舒服。
    家里面跑来这么一个年轻的大姑娘,算什么一回事儿啊。
    “哦,她是新来的支边知青,这是上面的安排,咱们村子里面来了五个人,因为没有知青院子,只能暂时安置在村民的家中。”
    赵威无奈地解释道。
    他可真没法把人撵出去,毕竟,二人也算是朋友,如今对方有困难,总是要帮一下的。
    “咳咳……也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,媳妇,你不会介意的吧?”
    刘小玉这才注意到云秀,上下打量了一番,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:“你就是云秀吧?我听周大哥提起过你,以后咱们就是好姐妹啦!”
    说著,一把拉住云秀的手:“走,带我去村子里转转,我得熟悉熟悉环境。”
    云秀被她拽得有些踉蹌,求助般地看向赵威。
    赵威刚想开口说让刘小玉先休息,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声。
    原来是其中一个知青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也准备来赵威家安置。
    “赵威同志,实在对不住,村里实在腾不出多余的房子了,二癩子家里也住了一个,这位林知青就先在你这儿住下了,你委屈下吧。”
    村干部满脸歉意地说道。
    赵威看著眼前这个背著行李,一脸疲惫却又充满期待的年轻人,嘆了口气,点了点头。
    他知道,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大家都不容易,自己也不能拒绝。
    就这样,原本宽敞的房子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。
    知青们带来了新的气息,也带来了不少麻烦。
    他们虽然满腔热情,但干起农活来却笨手笨脚。
    刘小玉在地里除草,没一会儿就把几株菜苗也给拔掉了;
    有个知青餵鸡,差点把整袋粮食都倒了进去。
    村子里的人看著这些知青,既觉得新鲜,又有些无奈。
    而赵威除了要忙自己的事情,还要抽空教知青们干农活,处理他们之间的小矛盾,搞得心力交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