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海上。
    风浪平静。
    李元景站在高处,看着前方。
    前方,大唐。
    在大海的另外一边,就是大唐了。
    虽然,这里也是大唐。
    然而,大海的对面,长安城的大明宫里面,有着自己的父亲母亲。
    “也不知道父皇现在什么样了。”
    “哎,父皇,儿子不能够在你的身边尽孝了,你一定要保护好身体啊。”
    “父皇,儿子现在生活的很好,您不用太担心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每逢佳节的时候,李元景都会来到这里。
    站在这里。
    迎着海风。
    如今的夷洲变得更加的繁华了。
    大唐的船只,都要经过夷洲修整,才继续向下,行驶到滕国。
    然后,再继续向前,达到晋国、天竺等地。
    “陛下,长安来了信了。”
    一道身影,急匆匆的来到了李元景的身边。
    将手中的一封信,递给了李元景。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李元景微微一笑,拿过来。
    小心翼翼的打开。
    虽然朋友不少,但是时不时的来一封信的的,也就只有自己的父亲了。
    每次见到那熟悉的字,李元景脸上顿时是高兴无比的。
    雄鹰翱翔于天空,猛虎狩猎于山林,狮子呼啸于草原,但是这些猛兽的内心,也是有柔软的一面的。
    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信件,然后看了起来。
    接着。
    一张相片,赫然出现在信封之中。
    “这……这……”李元景脸上满是震惊:“这是父皇和母后。”
    “父皇和母妃,什么会在这里?”
    相片之中,正是李渊和李元景的母亲。
    一脸微笑的看向李元景。
    “太好了,太好了。”
    “看来父皇母妃过的很好,这样我就放心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啊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滕国。
    滕国以李元婴为主。
    不过。
    滕国的国王,有些多。
    这里的岛屿也多,所以李元婴的兄弟们很荣庆的来到了滕国,分封为王。
    此刻。
    众王正在一起,饮酒作乐。
    李元婴看着诸位兄弟。
    脸上带着微笑。
    还是自己好啊。
    虽然远离了中原,但是诸位兄弟都在这里。
    咱可以自由自在的饮酒作乐,可以举办诗会。
    真乃是人间一大喜事啊。
    至于治理百姓。
    有长安城的人来治理,自己无需过于担忧。
    而军队,每一个岛屿上都有海军军港,在这里面的土著早已经征服了。
    何必再用管理这些事情?
    诸王嘛,自然是来享受的。
    李元婴在长安城的时候,特别的喜欢强抢民女。
    不过,来到这里以后,就没有那心思了。
    后宫女子上百人。
    都是各部族的公主。
    自己都忙活不过来,哪里还有心思去找别的女子啊。
    所以。
    大部分的时间,他都是在王宫里面,举办诗会,饮酒作乐。
    原本他还想大干一场的,后来发现。
    小国寡民,基本上不用自己亲自去指导。
    那么多的官员,这些下乡的事情,就让他们去吧。
    “陛下,陛下。”
    “长安来信了。”
    “长安来信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来者满是激动。
    大步的走到了李元婴的身边。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李元婴脸上露出一丝惊讶。
    因为,长安城的信件,很少有给自己的。
    没办法,相对于别的兄弟而言,李元婴却是不太受到宠爱的。
    他们这些兄弟姐妹,都是自己老爹泄愤的产物。
    自从李世民登基以后,就不断的给李渊送女。
    李渊这些年生的多了,对于这些庶出的子女,却是不太关心的。
    比较关心的,也就李元景了。
    李元婴这些人,就是属于爹爹不疼,老娘不爱的。
    好在,他们是生在王族,一出生就得到了爵位。
    要是在普通人家,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呢。
    当然,普通人家也不能够有那么多的妻妾,更不可能生育这么多的孩子。
    “嗯?这是?”
    看着上面熟悉的文字。
    李元婴脸上露出一丝灿烂的微笑。
    然后,怀着激动的心情,打开。
    因为他认出来了,这可是自己父亲的亲笔信啊。
    终于的父亲终于是给自己写信了。
    真的是太好了。
    真的是太好了。
    他终于是想起了我们了么?
    打开了书信,一张相片掉了出来。
    李元婴赶紧捡起来,然后,眼中满是泪水。
    “父皇……母妃!”
    “是父皇和母妃!”
    “原来,父皇的心里面,还是有儿臣的啊!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照相机的出现。
    李泰大力的推广。
    一个月的时间不到,培训了上千人。
    同时,有了巨大的金钱投入之后,照相机也在快速的制造出来。
    大海上。
    一艘船正在乘风破浪,快速的向前。
    一群人在船舱里面,紧张的等待着。
    “诸位,此番前往新世界,一定要优先拍士兵,要将我们大唐的士兵的风采,拍出来。”一名看起来好像是记者的人,脸上满是激动:“一定要让长安的人都看看,我们大唐勇猛的战士们,如何的为我大唐开疆扩土的!”
    “没错,我也是这么想的,先把大唐士兵的风采拍出来,然后在拍那些良田和当地的土著部族。”
    “嗯,我也同意这个办法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来,笑一个!”
    “每一个人都有,不要着急,不要着急!”
    “你们不要着急,一个个的来。”
    “开心~”
    “开心的笑!”
    “对,就是这样!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长安城。
    照相馆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,快速的冒出来。
    整个长安城至少得有几百家的照相馆。
    原先,人们还担心照相机会将人的灵魂给拍走了。
    但是,经过大唐报纸的报道,人们也渐渐地接受了照相机这种东西。
    毕竟,这是可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留下来的,哪怕是过了百年,也可以留着。
    所以,长安城的照相馆的生意变得相当红火了起来。
    哪怕是一张相片五文钱,一样趋之若鹜。
    照相馆门口,熙熙攘攘。
    排队照相的人,都要将街道给堵住了。
    “两位,靠近一些,开心一些。”
    “我们的相片,乃是用最先进的照相机拍出来的,你们放心,绝对的清晰的。”
    “你们就放心好了,我们一定尽快帮你们洗出来的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照相机时代。
    来临!